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永和梯田

2023-05-08
【字体:


永和梯田位于永和县城北部,梯田园区总面积309平方公里,梯田67300亩,林木13.4万亩,坝滩5000亩,道路90公里,主要种植玉米、高粱和小杂粮,保留了最完整的永和梯田农耕文化。

一层层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阡陌纵横,绿意盎然,保留了最完整的北方梯田农耕文化,成为当地一大景观。远望,蜿蜒的梯田如同万级银梯,依着山势,扶级而上。置于山顶俯瞰,层层叠叠的梯田犹如大地之母的指纹,在沉淀着过去的时光与岁月。

永和农耕,不单单蕴含着农村的传统和文化生活形态,在日复一日的发展下,还蕴含着艰苦卓绝、敢拼敢闯的创新精神,永不言弃、坚定不移的协作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拼搏精神。



目录

1.梯田景区分布

2.自然景观

黄土塬

黄土梁

黄土峁

四时之景不同

“天象景观”

“生态环境”

3.“经济效益”

4.“景观呈现”

5.气候特征

6.植物资源

7.饮食文化

槐花

红枣

8.永和县交通格局

景区外部交通

景区基础设施

9.农业文化历史

县域历史

永和梯田发展史

梯田景区分布

永和梯田核心景区位于山西省永和县坡头乡东北部,黄河支流芝河源头附近,涉及呼家庄村、赵家沟村和兰家沟村三个自然村。景区东邻坡头乡孙家庄村,南界岔口村,西连白家崖村,距离永和县城15公里,距离坡头乡政府7公里。

自然景观

黄河及其大小支流,把黄土塬侵蚀、切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为主的丘陵地貌,代表了流水的侵蚀强度和黄土地貌演化过程。黄土地貌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地形形态主要地貌类型有黄土沟间地貌、黄土沟谷地貌和黄土侵蚀地貌。

永和梯田景区总面积约7.5平方公里,范围较大,区域内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均有分布,形成了辽阔壮观的黄土自然景观,黄土风情在此尽显。

黄土塬:

黄土塬是在地形面上或山间盆地内,黄土堆积形成的面积较 大的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平台。它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其顶 部平坦宽阔边缘倾斜 3°~5°,周围为沟谷深切。 黄土塬被沟谷进一步溯源侵蚀,塬面逐渐缩小,塬面支离破 碎。这种行将解体的黄土塬叫黄土残塬。

黄土梁:

黄土梁为长条形的黄土高地。梁顶倾斜 3°~5°至 8°~ 10°者,为斜梁;梁顶平坦者为平梁。平梁顶部较平坦,宽 400—500 米,长可达数公里。丘与鞍状交替分布的梁称为峁梁。

黄土梁由两侧冲沟溯源侵蚀,黄土残塬被进一步切割形成, 或是黄土直接覆盖在梁状地形上。平梁多分布在黄土塬的外围, 是黄土塬被沟谷分割形成的。

黄土峁:

黄土峁是被沟谷分割的穹状或馒头状 黄土丘。峁顶面积不 呈椭圆形或圆形, 3°~10°坡度向四周倾斜,逐渐过渡为坡度 15°~35°的峁坡。若干个峁大体排列在一条线上称连续峁,峁与峁之间的 鞍部稍凹。其大多是河沟流域的分水岭,由黄土梁经流水进一步 切割演变而成;单个的黄土峁叫孤立峁,它是在黄土堆积过程中 侵蚀形成的,黄土下面基岩面属于丘状地貌。

梯田——梯田景观,景区主要景观资源,极具地域特色

四时之景不同

永和梯田因季节、光照和田中植物不同而呈现出不同色彩。

开春之际,精耕后的层层梯田映衬天光,如块块金带相叠。捧一捧金色的黄土,独特扑鼻的芳香令人陶醉;

夏日,一望无际的庄稼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勃勃生机;微风一吹,绿波荡漾开去,掀起层层波澜。雾起时,烟雨迷蒙的梯田,犹如仙境散落人间,美不胜收;

秋天,梯田迎来丰收,无边的梯田,目之所及皆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目,漫坡铺金,层层梯田若级级金阶,梯田环绕的山坡又似座座金塔。

每到冬天时,银装素裹永和梯田,梯田和小山村犹如嵌入冰雕玉砌的童话世界。

“天象景观”

清晨日暮,朝夕往归,在梯田的映衬下,景观变幻莫测,具有别致的美感。日出,当太阳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随着太阳的升高梯田的颜色不断变幻,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日落,在斜阳和彩霞的映照下,连片的梯田雄伟壮丽,各种有节奏的层次和曲线,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异彩纷呈;夜幕,远离城市的光污染,高海拔的优势造成了“手可摘星辰”的绝美星空,令人神往。

“生态环境”

景区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但经过多年的生态治理、植树造林、在适宜地区开垦梯田等措施,由过去的荒、穷、冷已经变为现如今的绿、富、热,水土流失减少,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改变,现如今的景区,是绿色的象征,是山西省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标杆 [1] 。

高粱——区域内主要农作物,景观元素之一

高粱是梯田景观的重要元素。随季节的转变,高粱在不同时期呈现多样的色彩,初春的新绿、夏日的深绿、秋日的红颜,色彩多变,结合大地“黄土”风情与冬日的素裹绵延,这里的四季被高粱定义颜色,甚至于每一天的景色因为高粱的变化而有别于前一天。并且梯田随地势而变化,高粱在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梯田上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尤其是每逢高粱收获季节,万亩红海遍布梯田,登临观景台上,一眼望不尽的红色梯海绵延至远方,形成了壮观的红高粱景观——漫天皆为景,处处皆不同。

永和梯田景区内现大范围种植高粱。高粱在景区内发挥着经济效益、景观呈现以及旱作农业发展的多重功能。

“经济效益”

永和的气候和梯田的海拔造就了品质优秀的高粱,产量喜人。景区内的村庄与郎酒集团达成合作协议,郎酒集团以“产多少收多少”的模式收购高粱,保证了区域内高粱的销路,保证了村民的收入,形成了企业扶持村庄发展的良好局面。

“景观呈现”

高粱是梯田景观的重要元素。随季节的转变,高粱在不同时期呈现多样的色彩,初春的新绿、夏日的深绿、秋日的红颜,色彩多变,结合大地“黄土”风情与冬日的素裹绵延,这里的四季被高粱定义颜色,甚至于每一天的景色因为高粱的变化而有别于前一天。并且梯田随地势而变化,高粱在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梯田上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尤其是每逢高粱收获季节,万亩红海遍布梯田,登临观景台上,一眼望不尽的红色梯海绵延至远方,形成了壮观的红高粱景观——漫天皆为景,处处皆不同。

“旱作农业发展”

高粱的大面积种植,为永和县发展旱作农业新路子、新种子、新模式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永和县建设成为有机旱作特色农业“示范县”以及促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黄土——黄土风情展示,景观元素之一

永和县位于黄土高原之上,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黄土为伴,生于黄土,躬于黄土,“黄土”已然成为这里的标志和符号。

随着生态治理工作的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遏制,黄土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世间。

永和县现有旅游资源以黄河”、“东征”、“黄土”为代表,代表“黄河”的乾坤湾景区与代表“东征”的永和红军东征纪念馆均已有所建设,并且已经有一定知名度,唯独还没有能够代表“黄土”的景区。永和梯田景区以梯田为主要景观资源,而构建梯田的最主要元素为黄土,梯田所呈现的景观也是黄土所呈现的景观。并且,世世代代的人们与黄土为伴,生于黄土、躬于黄土,黄土早已被赋予“家乡”、“情怀”、“乡愁”的内涵,寄托着无数人对家乡的情感。

乡村——传统村落,以农业产业为主导

呼家庄村位于景区南部,紧邻省道S248。村庄内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多年来因农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已变为农业托管)形成的村庄自然风貌得以保存,彰显了农耕生活最本质的模样。景区内共有呼家庄村、赵家沟村和兰家沟村三个自然村,为来访游客提供餐饮、住宿、问询等旅游服务。

“赵家沟传统农耕村落”

赵家沟村位于景区西侧,从景区西南入口进入即可到达。村内现居住人口不多,多为中老年人,以农业产业为生。整个村庄分布于两山之间,有小河(水量不大)穿村而过,依稀能够看到过去河道冲刷而过的痕迹;多数房屋依山脚而建,错落有致,形式多为窑洞,传统古朴,一副乡村田园气息迎面而来,闲适自在。

“呼家庄生态农业体验村”

呼家庄村位于景区南部,紧邻省道S248。村庄内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多年来因农耕生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现已变为农业托管)形成的村庄自然风貌得以保存,彰显了农耕生活最本质的模样。

东征——红军东征,前辈不忘,东征再出发

赵家沟毛泽东路居地旧址位于永和县坡头乡赵家沟村。1936年3月27日“晋西会议”结束后、毛泽东率红军总部于28日从石楼四江村进驻永和县赵家沟村,在此居住7天之久,期间连续向红军各部指战员发电十余份,全面落实了“晋西会议”的各项决议,并重新整编东征红军队伍,制定了阶段的战略基本方针。赵家沟村仍保留着当时毛主席暂居的院落,并对其进行了修复与保护。

红军东征作为一次影响中国革命进程的战略行动,奏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的战斗序曲,为在抗日战争初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把山西作为坚持敌后抗战的战略支点奠定了历史性基础,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

新时代新征程,东征前辈不忘,永和不断向前,团结一致、同甘共苦谋未来,东征再出发。

民俗——文化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永和县文化底蕴深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创造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代代传承,这些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增强了群众之间的凝聚力。流传的主要有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等。

代表性的有:永和道情、打瓦游戏,均已成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永和道情”

永和道情是流传于山西省永和县南庄乡、打石腰乡一带的民间说唱艺术,它脱胎于道教音乐,后与地方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而成。据当地艺人回忆,永和道情早在清代中晚期就已形成规模,解放初期活动更加频繁。每到农闲时,人们聚集起来唱道情,特别是春节、元宵节期间,热爱道情的艺人们走村串户,所到之处受到群众的欢迎,说唱道情逐渐成为当地民间一项最重要的文化活动。

永和道情音乐为曲牌体,折子戏则采用曲牌联套。曲调仅存[平调]、[十字调]、[耍孩儿]、[连腔]、[西凉腔]、[一枝梅]六种。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均有,演出亦无严格的形式,动作普遍生活化,重唱功,无打戏,无固定戏服,服装大多为民间自制用以区分角色。现收集到比较完整的剧本近百个,主要有《河湾打雁》《灵英降香》《之雪过江》《夸媳妇》《王莽捉刘秀》《李大开店》《真假刘诚》《秦香莲告状》《韩琦杀庙》等。文场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管子、笛子和四音(用四股弦、双马尾制弓);武场乐器有梆子、鼓板、小鼓、小叉叉,竽鼓(竹制)和碰铃等。

永和道情曲调婉转悦耳,以“说唱”为主,剧情生动逼真,表演细腻圆滑,民间气息浓厚,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

“打瓦游戏”

打瓦是流传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项由多人参与的竞技性投掷游戏,种类动作繁多。据考证,宋朝文献中便有“打砖”一词,足见其历史久远。

永和打瓦游戏场地一般长7—10米、宽6米,道具为就地选取的长宽约20厘米、厚约2厘米的方石板,参加人数从两人到多人不等。分组比试,以准获胜。既适合儿童游戏,也适合中青年人娱乐,老年人也可参加。其规则朴素,程序简明,娱乐性强。伴随着打瓦游戏还产生了很多童谣、民歌,也派生出如“打茅屎官”“打枣棍”等类似游戏。该项目虽无传承谱系,却代代流传,在永和县很多地区流行。

气候特征

景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9.5℃,极端高温35.8℃,极端低温—22.2℃,无霜期平均183天,最长199天,最短161天,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平均2541.7小时,年10℃以上积温,平均36.4℃,年平均降水量554.3毫米,主导风向:西北风,平均风速2.4米/秒,主要灾害有旱、风、雹等。

植物资源

景区内大部分土地性质为耕地和林地。耕地主要种植高粱、核桃、苹果等,林地主要植被以沙棘、黄刺玫、虎榛子等灌草丛为主,此外还有刺槐油松山楂等林木。

饮食文化

槐花

刺槐,也叫洋槐,是六七十年代永和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改善植被的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树种。由于当年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以连续多年的营造方式和大面积的栽种区域,形成了永和山连山、山带山、山环山的槐树症候群,每年的这个季节,群山遥相呼应、此起彼伏的槐花垂挂在大大小小的刺槐树上,煞是喜人,整个县城和多个乡镇都被槐花簇拥和环抱着。串串晶莹、洁白的槐花以它最独特的花姿、最沁人心扉的芳香、最诱人垂涎欲滴的姿态,成为永和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永和槐花具有品质好、分布广、花期长等特点,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全县现有18万亩野生槐树林。近年来,永和当地开发出槐花包子、槐花不烂子、槐花土鸡蛋等农家美食,槐花饺子、槐花糕、槐花饼等多款美食,推出了槐花茶、槐花蜜、速冻槐花等系列产品,已在山西地区小有名气。

红枣

在永和县境内,红枣种植区集中在紧靠黄河的乡镇,那里的土壤为沙质土壤,植被深厚而疏松,加上干旱少雨,无霜期较长,独特的气候使得在此生长的红枣肉厚、味甜、营养价值高。据永和县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永和红枣便已被誉为“贡品红”。

永和红枣一直以来都是闻名遐迩的优质特产,以核小、皮薄、肉厚、天然无虫、无公害、无污染而久负盛名,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证书和有机红枣产品认证。由此,永和成为全国无虫红枣第一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称号。如今,红枣收入占到农民经济收入的40%。

永和县交通格局

永和县境内交通主要依托公路。境内G2211延长高速(霍永段)、国道G341东西向穿永和县北部而过,省道 S248东北东南穿越永和。霍永高速、乾坤湾互通、“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陆续贯通,破解了限制永和对外开放的瓶颈,打开了发展空间,使永和连贯晋陕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成为连接华北与西北地区物流的重要门户。

景区外部交通

景区东侧南侧即为省道S248,沿景区入口向南3公里处即为省道S248和国道G341交汇处,再往南即为G2211长延高速,路网体系完善;距离永和县汽车客运站18公里,车程约28分钟,为中远途游客提供了快捷的交通;景区距离G2211长延高速永和收费站12公里,方便自驾游客前往景区;邻近黄河一号公路,有利于对接黄河沿线旅游市场;临汾尧都机场距离景区车程约2小时40分钟;石楼县、隰县到景区车程均在2小时内。

景区基础设施

景区内主要要素为梯田,环境优美,景色宜人。这里四季景象各不相同,春夏万顷碧波盈动,金秋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高低分明、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梯田层层叠叠,田埂蜿蜒,优美如画。

随着永和梯田特色农业的开发及多样经济林的种植,建设了观景平台、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景区路等旅游服务设施,永和梯田已成为集生态、生产、采摘、娱乐于一体的绿色旅游区,成为县域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农事体验+旅游”“农业研学+旅游”“农业观光+旅游”,同时,结合农民丰收节,打造高粱艺术字网红打卡地,永和梯田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永和梯田四季景象各不相同,春夏万顷碧波盈动,金秋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高低分明、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梯田层层叠叠,田埂蜿蜒,优美如画,“永和梯田”已经盛名在外,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农旅品牌。

农业文化历史

据史料记载永和人自古以来,不屈不挠,主动适应自然,在黄土高原上的生存过程中,开始了梯田这种形式的土地利用历史。当平地利用完毕以后,于是开始开垦山坡地,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所需,由此形成了梯田。因此梯田利用的历史应该很早,但确切的记载则是大为滞后。梯田一旦出现,由于能够涵养水土,促进了农业收成增长,开垦利用就不断延续。至明清时期,由于一条鞭法与摊丁入亩政策的推行,有利地促进了人口增长,加之这一时期美洲旱地作物引入,增加了梯田上作物构成的丰富性,轮作间作栽培选择余地更大,极大地促进了梯田的发展。在清朝之前,永和人还尝试开凿官庄渠、协合渠,利用索驼川水、仙芝水、长乐泉水等进行灌溉,但只能是利于平地的种植,而且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治山保水,有效地利用梯田,提高耕地质量才是永和人必然选择。尽管梯田的利用历史贯穿于整个历史时期,但永和梯田利用确切的文献记载是在清朝年间,显然这与古代文献记载多不涉及此类民生问题有关。

县域历史

永和县在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群定居、繁衍生息。西周属晋之莆,春秋属晋之莆,并置楼邑,为晋文公流亡时期重要陪臣,晋大夫赵衰之子赵婴的封地,秦属河东郡北屈,西汉汉武帝元封二年小月氏王扜者“将众千骑降”,元封四年封为瓡讘侯,即:永和于公元前107年设置为狐讘国,后改为县。魏始置永和县,晋为狐讘县,后周置临河郡及临河县又置归化县,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临河为永和,归化为楼山。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推进,在永和发现旧、新石器时代及夏、商、周等古代遗址近150处,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罐、盘、壶、盆、瓶、豆、甗等器皿,其中在桑壁镇榆岭上村汉代遗址中还发现纺轮器物的残片,这些都说明永和农耕文明久远。

永和梯田发展史

永和梯田是在永和深厚的农耕文明积淀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坡地耕作和平整土地的传统基础上逐渐发展出来的。综合出土文物、文献记载、农具运用、土壤构成等多方面的资料,可知永和梯田约在明代初具雏形,于清代大量发展,民国时期主要着眼于土壤保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发展和完善,形成“五位一体”的生态梯田。

从文物考古资料来看,永和梯田核心区的芝河镇、坡头乡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原始先民们依靠简单的石头作为生产工具。例如在位于芝河沿岸的芝河遗址,区域范围包括韩咀圪岭、寺洼、小料滩、美家川旱条子、沟门口以及辛庄村的后滩、下滩、前滩、寨腰子9个点。文化遗物分布在河流二级阶地更新世晚期地层中,暴露有石片、石器等,为细石器;罢骨遗址位于芝河镇下罢骨村。地面有尖状器石斧、石片与红色、灰色陶片。岔上遗址位于坡头乡岔上村南约150米处,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800米,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7米,文化层内采集有枣园文化的泥质红陶盘、钵、敛口钵、夹砂红陶罐等器物残片,属新石器时代。坡头乡索驼村西土坡上古墓为春秋战国墓葬,1974年7月出土有铜鼎、戈、剑、鬲、马衔等青铜器。东枣园遗址位于芝河镇上罢骨村北,属汉代文物遗址。有300×60米的文物堆积层2米,地表有陶窑,遗物多为绳纹陶片。乌门墓群位于坡头乡乌门村东300米处,当地俗称老坟上,分布面积2.8万平方米。地表散落有陶片,采集有泥质灰陶鼎,彩绘壶、盒,彩绘器盖等器物残片,属汉代。

从文献记载来看,梯田起源历史很早,关于梯田的起源问题,有学者认为原始梯田出现的相当早。《诗经·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苑其特”中“阪田”,被认为是早期原始梯田。西汉《氾胜之书》中有关“区田”的记载,被认为2000年前“黄土高原南部地区”梯田的记录。黄土高原地区早期梯田为坡式梯田。山西省为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被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山区分布广泛,除却部分河谷地带,很少有平坦、成片的耕地可供使用,其土地利用形式与黄土高原地区应该无异,但是其文献记载的历史很迟。明成化十一年《山西通志》中有记载“坡田多歇种,民粒少聊生”,诗文中所描绘的景象显示出山西保德当地多有坡地闲置时,便会使粮食的供应状况变的紧张,反映出坡地梯田耕作的形式不仅是简单的被当地田户所接受,而且很可能已经成为当地一种较为重要的农田作业形式。此外,明万历年间的吏部尚书襄毅公杨博还在其诗文中提到山西泽州“山田如阁板”,明成化年间的山西许安仁、杨廷秀等人的文章中也有关于为“山田”祈雨避旱、“山田两千亩以给斋粥之费”的内容,都是梯田存在的间接证据。除上述文献记载,黄河水利委员会与罗德民等学者通过田野考察,还注意到了大量山西洪洞县、赵城一带明代开始修建使用的梯田,这是有关山西地区这一时期梯田建设成果的重要实物证据。根据上述史料与物料,可以说黄土高原土坡梯田耕作在山西地区其时已经分布的较为广泛,农人们对此类耕作方式较为熟悉,只是真实的文献记载没有特别明确。到了清政府执政时期,土坡梯田的史料存量明显有了大幅度的增长,黄土高原各区域的梯田数量都有了相应的增长,明代土坡梯田分布的区域差异格局依然保持下来,山西省仍是使用土坡梯田进行作物耕种最为广泛的区域,且多有收取梯田、坡田赋税的记录。具体到永和县,其相关记载在清代才开始透露端倪。据清康熙年四十九年(1710)修的《永和县志》记载,永地山峻土硗,永民鹑衣藿食。平地不足,自然少不了利用梯田的形式开垦以足民所需。从该县志赋说征收情况可知,清顺治十四年(1657)末,永和实有熟地72746亩,其中平地8184亩,坡地64562亩。此坡地即是永和梯田前身,因为此前文献上要么不直接记载,要么直接称之为坡地,直接称作梯田的情况极少。单从该文献看来,永和梯田利用的历史至少有三百年以上。

从农具运用看,明、清、民国年间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县内田间耕作农具大量使用的有犁、耙、耱、耧、锨、䦆、锄、耙子等。其中用于碎土、平地、整地、保墒的就有耙、耱、锨、镂等。其中,木框铁齿耙、荆条耱均为平田、碎土、镇压保墒农具,千百年来,一直沿用。即使在20世纪80年代动力机具的大面积使用后,它们依然是山地耕作的重要农具。明清时期逐渐完善的梯田技术能够被当地农人所接受,一定程度上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坡地耕作和平整土地的传统,与梯田作业方式存在关联性。

从土壤构成来看,深厚的黄土堆积层是地区农业的天然优势,使得黄土高原地区较早地孕育出了中国的传统农业。现如今黄土高原的人为土就是人类长时间从事耕作活动的明显证明。永和县的灰褐土是在自然成土过程中经过人类耕种熟化而形成的旱作土壤类型。其成土母质为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土层深厚、土性软绵,侵蚀轻微,土壤肥力较高,主要分布在芝河镇、坡头乡等丘陵、塬地以及沟川阶地。黄土层的广泛分布,对农业生产而言,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包含不利的限制因素。黄土的松散性,易被地表径流与降雨等侵蚀,产生水土流失。自明以降,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地表植被的锐减等因素,使得降雨等因素对地形的侵蚀趋于严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使得可以进行传统平地耕作的大块黄土塬塬面缩小,变得更为破碎。适合传统耕作方式的大块平整土地成为日益稀缺的资源,坡地的数量与规模快速增长,“黄土高原的破碎愈演愈烈”。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由于侵蚀加剧,沟壑快速成型,客观上使得原本可以进行农田作业的大块平整塬面逐渐破碎化,间接地为梯田建设提供了大量必要的农业技术环境。

民国时期,永和县人民除了开垦梯田以外,还以培地埂、打坝淤地的方式保护水土,同时保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永和梯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源于新中国对土地利用形式更为全面,利用措施得力,劳动协作容易等多重因素综合的结果,机械耕作省时省力,使得梯田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动态扩张时期,梯田所在地的人民因此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从而也成为北方旱作地区规模最大的梯田群体。

第一阶段:1955——1966年,重点是垣面梯田建设, 1955年永和被确定为水土保持重点县1958年,各公社以管理区规划,对垣面培地埂,缓坡取高垫低等。1963年起,垣面以建条梯田治理。

第二阶段:1967——1978年,实行垣、坡、沟、田、林、路综合治理,注重林、灌、草相结合,工程、生物、耕作措施相配套。共治理基本农田5.4万亩,其中梯田1.59万亩,沟坡地1.67万亩,垣平地2.14万亩。

第三阶段:1979——1995年,这一期开始以推土机代替小平车平整土地,以小流域治理为主,初步治理面积36.23万亩,其中基本农田7.81万亩。1955——1995年期间,累计修梯田7.37万亩,梯田年拦蓄泥沙22.0万吨。

第四阶段:1996——2008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大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2000——2008年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2004年开始实施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

第五阶段:2009年2023年,永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获山西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最高奖“禹王杯”。2010年,永和县获“水土保持红旗县”。永和作为首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县,以建设精品小流域为目标,进行了综合规划,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以白家崖、刘家庄为试点的工程最终完成坡改梯建设12500亩。此外,沟道建设淤地坝,淤地坝下游进行坝滩联治,整治沟滩地,沟坡实施水保林工程,梯田地埂栽植经济林,建成沟域生态梯田,初步形成了一个多措施配套的综合防治体系和立体开发体系。以2010年到2017年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就为例,永和县共改造机修梯田77353亩,全县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70.3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1.7%,取得了较好成效。

永和沟域黄土生态梯田系统是在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平均降水量不足仅有550毫米左右修建的。由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质条件复杂的自然环境特征,当地民众在长期利用土资源,培地埂,造梯田的基础上,探索创造出坡耕地改造、坝滩联治、经济林栽植、荒山造林、设施改善“五位一体”的生态梯田建设经验,不仅有效保护了永和传统的高粱、玉米、谷子等优质特色作物,而且形成了生态林防风固沙、利用经济林稳固地堎、利用秸秆还田与牛羊过腹还田增加地力等技术,对传承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走出生态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意义重大。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人民政府 © 版权所有 2018

承办单位:永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晋ICP备19013308号   网站标识码:1410320001

联系电话:0357-7522781

涉密文件严禁上网

永和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浏览器可以获得最佳浏览效果!

晋公网安备 14103202000002号

适老化无障碍服务认证标识